江苏潘氏宗亲网 > 千里寻根 >洪武赶散,阊门寻根——一部苏州移民血泪史

洪武赶散,阊门寻根——一部苏州移民血泪史

江苏潘氏宗亲网 来源:摘抄   作者:   阅读:6642014/8/27 0:00:00

从小就听到过这样的歌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当时一直有点不解,凤阳是朱元璋的家乡(不是祖籍),怎么朱元璋做了皇帝反而弄得“十年倒有九年荒”了呢?

前几年好友向我推荐了《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记事》一书,便对此知晓了些端倪,书中记载在朱元璋执政初期,曾经大规模迁移苏州人去他的家乡——凤阳,因此也造成了本来很贫瘠的土地不堪重负,同时,那批被迫背井离乡的苏州人,失去了原有的土地,政府还不允许他们私自回去,因此而造成了凤阳的乞丐大军。

这些人不敢公开回原籍,便伪装成乞丐,以逃荒为名,成群结队,男女老幼,散入江南诸州县乞食,到家扫墓探亲,第二年二三月又回到凤阳,年代久了,就成为习惯了(至今苏州还有冬至扫墓的习俗,今天正值冬至,故也触景生情)。他们沿途唱着自己编的歌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此发泄自己的不满。五六百年来,凤阳花鼓成了东南一带妇孺皆知的民间歌舞。后又查看《苏州市志》,中间也有这样记载:“洪武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戍边屯田制度,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

上半年我和好友去采访了金阊区政协主席平龙根先生,平先生在谈及山塘街的保护时也讲到了“阊门寻根”和“洪武赶散”,介绍了《姑苏晚报》曾经整版连载20天有关“阊门寻根”的故事,并送了不少有关山塘街的书籍和资料。

   回家后在网上搜寻到了这20篇文章,细细阅读,了解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移民史权威学着、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曹树基教授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移民史,他在苏北地区的10个县范围内展开了调查,结果让他吃惊:大丰县发现的18种族谱中,有14种明确记载祖先于元末明初从苏州阊门迁入宝应县的“朱刘乔王”四大望族,皆自称是明初从苏州迁入的;民国《泗阳县志》记载,县内的席、唐、吴、朱四族,明初分别从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枫桥等地迁入……

  “在纵横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大批的苏北人异口同声地说祖先来自苏州,这决不可能是集体臆想造假,我们可以推定,这些移民们即使不全是来自苏州,那至少也是来自苏州周边的江南地区,”

去年(2010年)有关学者和记者历时半年,展开了行程6000多公里的“阊门寻根”行动。了解到了600多年前,刚刚建国的大明王朝,将江南数十万百姓强制迁往江北,而苏州阊门,成为来自苏松杭嘉湖五府的移民后裔们心目中共同的“”,江南移民和他们的后裔们,在饱经战火满目疮痍的江淮平原上立稳脚跟、开枝散叶······

   在这些地方大概有70%以上的居民,自称祖先在元末明初来自苏州阊门,他们之所以把睡觉叫作“上苏州”,是因为希望能梦回故土。

为什么苏北很多地方会把睡觉做梦叫做“上苏州”?为什么很多苏北人自称祖先是苏州阊门人,说自己的小脚趾趾甲是从中间裂成两半的?为什么在黄海之滨的盐碱滩上会生长着江南特有的皂荚树?为什么在江淮方言中夹杂着许多吴语的元素?为什么在安徽也有纪念范仲淹的文正公祠?

   “洪武移民事件,是长期困扰中国史学界的一桩悬案”,曹树基教授说,由于缺乏正史的记载,研究这一题材,必须深入民间,从家谱等第一手资料中寻找线索。

苏州的报刊介绍:家住园区现代花园的古稀老人杨定翔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在仪征朴树湾(现扬州开发区朴席镇),家族世代“耕读传家”,“小时候,我们家里有一个大柜子,里面装满了古书,其中就有我们朴树湾杨氏的家谱。”杨定翔说,遗憾的是,这部珍贵的家谱在文革中被毁了,“1982年,我父亲临终时根据家谱整理了杨氏六代人的情况,并且留下遗嘱,要我一定要重修家谱。” 

   2005年,杨定翔退休后开始着手重修家谱,他意外地在朴席镇仓基村发现了一本有160多年历史的手抄本杨氏家谱,家谱中记载,仪征朴树湾杨氏的始祖名叫杨先,生于元至正丁亥年(1347年),卒于明正统丁巳年(1437年),苏州阊门人;六世祖杨启源、杨启泰于明朝末年,从苏州迁到江都宜陵镇;八世祖杨文发于清初从宜陵迁往仪征朴树湾。

   “我一直有个疑问想不通,为什么杨氏的祖先会从苏州迁往江北?”杨定翔说,看到《阊门寻根记》 后,他才茅塞顿开——移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贯穿了整个明朝,自己的祖先应该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迁往江北的。杨定翔告还把刊登《阊门寻根记》的20期报纸全部收藏起来,准备带回老家给亲戚们分享,同时作为自己修订家谱的参考资料。

阊门码头是当年江南移民离开家乡集中迁往江北的出发地。阊门邻近京杭运河,是古代江南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从江南去江北,阊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出发地点。

近年,在恢复山塘街的历史遗迹时,有关方面也在这里建馆,以纪念“阊门移民”事件。(上图为山塘街“白居易纪念馆”后面的阊门移民纪念馆主体建筑“金阊阁”)

   据了解,阊门移民纪念馆主体建筑为码头边的“金阊阁”,在金阊阁的一楼,将以史诗长卷的艺术形式,再现600多年前江南移民们离开家乡,以及他们迁到苏北后垦荒熬盐的生产生活场景;二楼将集中展出介绍阊门移民历史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移民后裔们寻根问祖、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

眼下的“阊门寻根”,已从“洪武赶散”上做了延伸,几百年来多少苏州人,或寻求发展,或被迫离乡,或上山下乡、支边支内而没有返苏的,都可以在这里一展思乡情意。

   600年前的生离死别我无从体会,但那场上山下乡运动还是记忆犹新的,我虽然没有下乡,但每每春节过后总要去城门外运河边送弟妹们返回农场,我们站在岸上强忍住离别的悲苦做一些道别和叮咛,俄而汽笛长鸣,轮船随着发动机微微震动,此时岸上、船内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离别之情,放声痛哭,借用杜甫诗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一点也不为过,几十年过去了,但凡想起,还会潸然泪下。

历史的疑云,就这样在阊门的上空笼罩了600多年,是大明帝国有序的平衡和发展经济,还是大明皇帝对苏州的仇恨,这有待于以后慢慢的和朋友们一起探讨。

   阊门,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乡愁!

 看了不少资料,也下载了《姑苏晚报》那20篇的整版连载,虽然没有采用多少,但了解得很多,如哪位朋友对此也感兴趣,请给个邮箱地址,我来发给朋友们,以共同分享。

 

Copyright © 2013 jspans.com  版权所有 江苏潘氏宗亲网
本站由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主办 粤ICP备1502905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