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论家谱
家庭和宗室同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有家才有族,有族才有人的共同体和国家。只有全家人的团结敦睦,家庭才有畅旺;只有全体族人的齐心协力,家族才能昌隆,像毛姓如许华夏最古老的氏族,才能经千百年而不绝;只有各族人民的配合奋斗,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摘自毛泽东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展会议上的讲话
二、周恩来总理论国、论家与查谱认亲
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起头。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烈地爱家乡,热烈地爱祖国。
----摘自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江泽民论族谱
尊重和怀念祖宗功业,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的一种美好的品德,如连自己的祖宗都忘了,那个人的共同体还有啥希望?族谱文化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人的共同体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家谱,可加强人的共同体内聚力。海外华侨都有宗亲会社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台湾同胞的祖先96%来自祖国内地,研究族谱,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江泽民在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时的讲话
四、胡锦涛向宋楚瑜赠家谱
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亲民党代表团,进行首度访问大陆的搭桥之旅,胡锦涛总书记准备了一份秘密礼物,将一份宋楚瑜家族在湖南湘潭的族谱在瀛台夜宴亲自送给宋楚瑜,让他十分感动。
根据了解,胡锦涛相当有心,嘱咐专家费尽千辛万苦,历经考证搜寻把宋楚瑜家族近2、3百年的族谱全都网罗在内,将各个谱系有系统的搜寻,看起来相当详实,这也是宋楚瑜第一次看到如此完整的族谱。甚至连宋的姐姐都在名单当中。族谱全部以线装本制成,高度超过一米。这让宋楚瑜相当感动,而这份族谱现在珍藏在家中,成为宋家的“传家之宝”,当时的宋楚瑜,则是回赠一幅国画大师欧豪年的画作。直到五年后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拜会宋楚瑜时提到胡锦涛主席5年前赠送的族谱,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家乡的亲人,鼻子为之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赶紧拿出手帕擦拭湿润的眼眶。
五、苏老泉论谱:
原文:太上立德其次建功其次立言谱牒者亦立言之一端也又曰人家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又曰三代不修谱为不孝苟世世修之则无混认之失矣。
译文:第一是要建立高尚的德绩,第二是要有不可磨的功劳,第三是要有可以垂法后世的言行,谱牒也有立言的一壁。又说:如相隔三世不修谱,就等于是1个没有前程的人。又说:如过了三代不修谱,就可以说是对祖辈不孝。能顺序定时的重修,就不会犯紊乱派辈的错误。
注:苏老泉(1009-1066年)原名苏洵,北宋散文家。
六、欧阳修论谱:
原文:言辞之为言簇也尚夫聚而有别姓之为言生也本其共所自生氏之为言示也示其所自分别其聚原其生究其分此谱所由作也。
译文:族的解释,就好像是蚕作的簇,虽则取在一块而又是个别的。姓就可以解作生,它的本源就是生。氏就解作示,是指它是怎么样分的,为了要辨别它是怎样相聚,追溯本源是怎样生,考究它向来分支的情况因此就要修谱了。
族有谱牒,则人之所出,知所出,则知尊其祖,知尊其祖,则知爱其身,知爱其身,则慎行修身,自不容以不懂,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别亲亲疏同异而已也。
注:欧阳修(1007-1072年)又名欧阳永叔,北宋思想家、史学家。
Copyright © 2013 jspans.com 版权所有 江苏潘氏宗亲网
本站由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主办 粤ICP备1502905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