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潘氏宗亲网 > 碟谱摘抄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专家论姓氏文化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专家论姓氏文化

江苏潘氏宗亲网 来源:摘编   作者:互联网   阅读:1292013/8/15 0:00:00
 

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返始、依恋本源、尊祖敬宗的传统,这种品性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根文化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品性,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特质。

谢钧祥:姓氏,本是姓与氏的合称,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研究中华民族的姓氏,继承祖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而且对加强海内外华人的联系与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速经济建设等方面,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袁义达: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体现了人类自然进化的规律。中国人姓氏形成的血缘链如同大江河流,永不中断,牢牢联系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每一寸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子孙。中国人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世代相传,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生存。中国人姓氏的血缘链、遗传本质和传统文化理念最终形成了一股坚韧的、能够一脉相承、绵延连续的民族凝聚力,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

王大有(文化人类学家):证明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千古长城、秦砖汉瓦、敦煌壁藏、典籍文献等无以计数的实体文物与载体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有具体生动的体现,这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中华姓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广,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发展与变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姓氏文化所未有的鲜明特色。姓氏文化对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乃至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推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李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姓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几乎所有家族的家训中都包括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的内容,主张“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父不慈,则子不孝”、“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在宗族内部,强调“相爱相敬”、“平则同安乐、患难则共扶持”;在邻里关系上,强调“傍金傍银,不若傍个好乡邻”、“患难扶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研究姓氏文化,发掘其中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剑(周口师范学院教授):弘扬姓氏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共同建构的一种民族向心力,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区别。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广泛的概念下,所包含的主要是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共同习俗与血缘上的认同和延续等因素。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和弘扬姓氏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更好地把握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保障,并利用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祖国建设和民族发展。

郑强胜(寻根杂志社副主编):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认同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姓氏文化的很多内容包含在传统文化里面。姓氏文化除了血缘认同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认同,一个姓氏、一个家族在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如家谱、家规、家训等,这是维系一个家族、一个姓氏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家族的根本所在。我们研究姓氏、研究家族史,不仅仅要了解姓氏的起源、演变、发展,而且还要深入挖掘家族史的主要内涵,了解家族文化,使家族文化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姓氏文化在今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不仅仅要追姓氏根,还要追文化的根,港澳台地区、全球华人,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山同水,正是这些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血脉、共同的土地,才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这是民族强盛、国家统一的根。

Copyright © 2013 jspans.com  版权所有 江苏潘氏宗亲网
本站由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主办 粤ICP备1502905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