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潘氏宗亲网 > 正义之声 >河北清河县令武植墓

河北清河县令武植墓

江苏潘氏宗亲网 来源:互联网   作者:   阅读:7442015/1/23 0:00:00
河北省清河县城东四公里有一个村子,名叫武家那,武家那村外,绿树红墙掩映之下,有一座风格古朴的院落,这就是武植祠和武植古墓。《水浒传》说:武大郎,清河县人氏。其实,武大郎原名武植,与《水浒传》中描写的相貌丑陋的矬子形象完全两样。武植,字田岭,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祖籍是山西晋阳郡人,元代由山西迁至河北清河武家那村。武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武大郎聪明好学,曾做过染房学徒,深得老板赏识。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能文善武,中年中进士,任山东阳谷七品县令。他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开时,发现楠木悬棺。根据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从根本上不是施耐庵笔下的三寸丁,谷树皮形象。武植的妻子潘氏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村人,与武家那相距不到两公里。黄金庄《潘氏家谱》记载,宋末就有潘氏居住,因为过去常年闹水灾,这里地势较高,从未受患,并且土壤肥沃,集市繁荣,堪称宝地,故名黄金庄。潘氏金莲并非是淫荡不羁、毒杀丈夫的淫妇,而是一位识文断字的名门淑媛,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武植(当时武植还没有中进士),夫唱妇随,安居乐业,是一位典型的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武植祠由前庭院、展览厅、武植墓四部分组成,座北朝南,周围由砖墙圈起,遍植冬青、松柏,给人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前祠后墓的布局,简洁而肃穆。后面地宫里有明代的武植悬棺。武植墓为地下墓室,吊棺葬,400年来一直保存完好。1946年本村农会初次破掘。墓室为圆形,青砖垒造,掘墓时发现一口楠木悬棺,夫妻合葬。

 

 

Copyright © 2013 jspans.com  版权所有 江苏潘氏宗亲网
本站由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主办 粤ICP备1502905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