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
潘氏起源
|
潘氏资讯
|
历代名人
|
当代英模
|
诗文集萃
|
旧谱新碟
|
通讯联络
|
寻根问祖
|
宗亲互助
|
经济信息
姓氏研究
|
人文地理
|
祖先起源
|
繁衍迁徙
会议通知
|
新闻报道
|
宗亲活动
|
大事回放
人物传记
|
历代名人
|
近代精英
|
正义之声
军政要员
|
优秀事迹
|
创业精英
|
企业简介
诗歌散文
|
文学创作
|
美术书法
|
图片摄影
各地家乘
|
碟谱摘抄
|
潘氏家训
|
世数对接
手机电话
|
宗亲联欢
|
群号发布
|
民间思维
千里寻根
|
来函回复
|
电子信件
|
疑难解析
捐资助学
|
特困赞助
|
公德彰显
|
涓流成河
供求信息
|
合作之窗
|
承包租赁
|
效益反馈
江苏潘氏宗亲网
>
正义之声
>河北清河县令武植墓
河北清河县令武植墓
江苏潘氏宗亲网
来源:互联网 作者: 阅读:
744
2015/1/23 0:00:00
河北省清河县城东四公里有一个村子,名叫
武家那,武家那村外,绿树红墙掩映之下,有一座风格古朴的院落,这就是武植祠和武植古墓。《水浒传》说:
“
武大郎,清河县人氏。
”
其实,武大郎原名武植,与《水浒传》中描写的相貌丑陋的矬子形象完全两样。武植,字田岭,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祖籍是山西晋阳郡人,元代由山西迁至河北清河武家那村。武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武大郎聪明好学,曾做过染房学徒,深得老板赏识。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能文善武,中年中进士,任山东阳谷七品县令。他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
1946
年初武植墓被掘开时,发现楠木悬棺。根据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从根本上不是施耐庵笔下的
“
三寸丁,谷树皮
”
形象。武植的妻子潘氏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村人,与武家那相距不到两公里。黄金庄《潘氏家谱》记载,宋末就有潘氏居住,因为过去常年闹水灾,这里地势较高,从未受患,并且土壤肥沃,集市繁荣,堪称
“
宝地
”
,故名黄金庄。潘氏金莲并非是淫荡不羁、毒杀丈夫的淫妇,而是一位识文断字的名门淑媛,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武植(当时武植还没有中进士),夫唱妇随,安居乐业,是一位典型的
知书达理的
贤妻良母。武植祠由前庭院、展览厅、武植墓四部分组成,座北朝南,周围由砖墙圈起,遍植冬青、松柏,给人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前祠后墓的布局,简洁而肃穆。后面地宫里有明代的武植悬棺。武植墓为地下墓室,吊棺葬,
400
年来一直保存完好。
1946
年本村农会初次破掘。墓室为圆形,青砖垒造,掘墓时发现一口楠木悬棺,夫妻合葬。
最新报道
◆◆潘金莲赋◆◆
潘氏多冤案 更须正本清源
潘美是大宋开国元勋是大忠臣
历史上的潘美与潘仁美
河北清河县令武植墓
苏州潘家巧藏青铜器两宝
武松 武植 潘金莲
厉史上真实的潘金莲是怎么样的
潘氏训言
为党分忧 为民解难的优秀信访局长潘作良
推荐信息
1
◆◆潘金莲赋◆◆
2
潘氏多冤案 更须正本清源
3
潘美是大宋开国元勋是大忠臣
4
历史上的潘美与潘仁美
5
河北清河县令武植墓
6
苏州潘家巧藏青铜器两宝
7
武松 武植 潘金莲
8
厉史上真实的潘金莲是怎么样的
Copyright © 2013
jspans.com
版权所有
江苏潘氏宗亲网
本站由
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
主办
粤ICP备15029057号-4